冯小宁是个毁誉参半的导演。能拍出《紫日》、《战争子午线》这样深邃的作品,也能拍《超级台风》、《举起手来2》这样的超级烂片。
早年这片在AV总重播,看过五六遍吧,剧情熟得很。
这是部国内少见的环保题材的科幻片或者说灾难片——一个小孩忽然发现自己能听懂动物说话,然后配合动物和路人拯救大气层的故事。有人说,这是大陆迄今为止最好的科幻片。这种说法挺靠谱。因为国内的科幻题材作品实在是太少了。
冯小宁电影的一个特色是喜欢下猛力,把劲用到死。从片子一开始,人类就处处站在自然的对立面。森林火灾、最后一只东北虎、不信任人的狗、被砍伐的森林、找不到一片好水的鱼……好听的说法叫深刻,不好听的叫刻意。但无疑这部片子会给小孩们一个关于环保的深刻印象。
片头是一帮小孩在嘻嘻哈哈地用放大镜烧蚂蚁。这事儿我小时候也经常玩,而且至今也不觉得这跟环保有什么关系。
不过偷伐山林的人把有毒物品罐车当成油罐车,拿着桶去偷油打开了阀门这个设定我很喜欢,很合理。
不少人对于这片子最深刻的一个镜头出现在片子最后——吕丽萍烧车未遂,小主角拿起火把想去烧,狗窜出来叼走火把,冲向装着化学品的车皮。
另外一些人(包括我)印象最深的镜头:主角从一条快干的河里救了一条鱼,死命地跑向下一条河,结果那条河里全是污水。
黑熊有句很渗人的台词:“谁也跑不掉,太阳会杀死所有的生命,哈哈哈哈哈哈!”
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吕丽萍是女主角,扮演劫匪的女朋友。化工厂女工这个设定实在是太刻意了。
吕丽萍阿姨在片子里可没轻折腾,先去给抢银行的男朋友放哨;然后按照约定跑到了集合地点发现毒气泄漏了,走回市内;发现主人公;跟主人公来到一片芦苇荡救了条鱼;陪主人公去市集上找猫;又一块搭盗猎人的车回到毒气泄漏点。
最终在主人公的感召下,终于幡然悔悟,认识到自己不是主人公,把自己给献祭了。
吕丽萍的男朋友抢完银行抢火车。即使在大街上没什么摄像头的80年代,这么拍也太藐视警察了。
葛优扮演什么研究机构的研究员。这个研究机构的人简直都是吃干饭的,从头到尾的作用就是在讲述化学品的危害和臭氧层的作用,从臭氧层出现洞开始到化学品被一把火烧掉泄漏终止,这帮所谓的科学家既没找到原因,也没找到对策。
但是,本片有个天大的BUG存在:片中说两个罐车里装的是液态氯化烃,这是一类东西,如果以破坏臭氧层而论,很可能就是氟利昂。可是氟利昂是一种低毒性的化学品,远远达不到片子里那种人闻了就死的效果;且氟利昂的化学性质稳定,很难分解,不易燃烧,遇明火之后反倒会反应生成剧毒的光气。所以说,吕丽萍提出的把罐车炸了,就不会破坏臭氧层了,根本是瞎扯。即使以环保的名义亵渎科学是要不得的。
冯小宁很喜欢在自己的电影里露脸,这部片子里他演了个交警。
对了,主演的这个小孩,其实是个小女孩,真不是沈腾。
我片我记得好清楚,小学二年级时邻居大哥哥带我去电影院看的,他们看电影时都在津津乐道,我却看不太明白,等长大了些再看一遍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看这片儿的时候已经是小学四五年级了。当时已经有恐龙特级克塞号这样的神作看,所以看完一遍直接被我pass了。
看到定位是“儿童/科幻”。这题材甭说是1990年,就是2020年也仍然会是这尿性。不过复杂的东西都会去掉,傻的东西会更多,比如罐车是不会有字的,科学家总会找到解决办法。
那一车氯化烃可能是二氯甲烷,毒性高+环境破坏。
说到亵渎科学,我觉得即使是现在也是没事就亵亵。对不懂科学的人怎么谈亵渎。
大多数氯化烃,或者说所有卤化烃,分子式都比空气大,也就是说不会直接往大气层上空飘。而二氯甲烷常温下是液体,跟片子里一拧开呲呲冒白气根本不符,一氯甲烷倒是气体。
而且可燃的氯化烃燃烧的时候会产生光气(COCl2),这玩意儿才是剧毒的,所以根本就不能用点燃的办法解决这两车化学品。
除非罐子里装的就是光气,而光气又不可燃。光气也不是卤代烃,因为氯代的是氧而不是氢。
所以根本是臆造的。
我突然就有点好奇,呲呲冒白气在电影里到底用的是啥,液态二氧化碳?
就是表示罐子里的毒气出来了啊。如果是二氧化碳,人应该是冻死+憋死的,也不是口吐白沫啊。
我指的是道具用的是啥。
那应该就是干冰了。
90年啊 那时候我还看不懂电影
我也不是首播的时候看的啊,CCAV6无限重播有没有?
我以为是灾难片
跟好莱坞的灾难片差别还是很大的,根本没有逃难的场景,人们不知不觉中,世界就被拯救了。
主要还是没钱。
90后没看过这个电影。
emmmmmm
我咋感觉和现在的片子相比,好像没什么差距,比如那个《雷锋的故事》。
《雷锋的故事》是什么?不是电影吧。十多年不看电视了。
一部好看的动画片。
现实题材跟科幻题材不能相提并论。
没看过这部片子
古装剧里带点穿越和特异功能的不知道算不算“科幻片”系列,哈哈~
穿越和修真都是中国特色,不能算科幻。
我也没看过,找个时间看看。
这个片太教条了,只适合给小孩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