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了上网了才知道,这个春节又有南方的朋友因为春晚上的饺子霸权主义批评CCAV了。这事儿在我看来,有道理但白费劲。
生在中国,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但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只能受着。
文化的多样性?别扯了,多样性在中国根本就不存在技术支持好吗?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大一统”,少数派的下场必须是被挤压再挤压直至消亡。想像南非那样支持11种官方语言或者像新加坡那样同时兼容基督教印度教佛教绿教的法定假日,白日做梦!始皇帝sama才是最好的榜样:一声令下,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敢放个屁?挖坑埋了!
由此,生在中国的我们也喜欢给某个特定群体贴上标签,因为他们有“共性”而导致看不到个性。比如:中亚裔=小偷,河南人=骗子,农民工=素质低,女博士=心理不健康,90后=脑残……
本人也不能免俗,比如前几日就对@hannah问出了南方人不是不怎么吃饺子这样的以面盖点的问题。思维惯性害死人,只能再自我加强呗。
呃……本人其实不喜欢写议论文,也不擅长写议论文。
这其实是一篇写俺娘的说明文(?)。前面的内容不过是想引出,在过春节吃什么的问题上,俺娘采用的是兼容并蓄的开放模式。只不过有越写越远的趋势,又舍不得删除,只好掐死然后另起一段生拗了=。 =
俺娘的年夜饭,不仅本地的传统要继承,而且把她听到的食物都加到年夜饭菜单里,越来越长长长长长……
先说本地传统吃食:
饺子:不用多说。其实不属于年夜饭,而是午夜时候的“宵夜”,80%的情况带韭菜。虽然年夜饭上没饺子,但馅却需要提前调好。
豆包:分为粘和不粘两种。其实粘豆包在俺家是个伪命题,伦家的本意只是蒸糕,只不过大坨的糯米不好熟,所以才在中间夹上豆馅。
馒头/枣馒头:传统意义上,正月十五之后不做饭,所以必须要备干粮。现在没这讲究了,但家里还有即将满百岁的姥姥,蒸馒头为了祭祀摆供用。穆聚会的时候说他的江苏老公第一次回来看到四两一个的枣馒头当时就惊呆了。
炸萝卜丝丸子:跟馒头的意义一样,炸完的好保存。但基本上几天之内就干光了。这玩意儿一般二十九炸,三十当天根本忙不过来。往下炸的东西统称走油,开席时直接上盘(应该蒸热了上,但全家都不爱吃蒸过的。)年三十当天是不会弄的。
炸小黄花:意义同上。
炸刀鱼:近年来刀鱼质量下降严重,越炸越少,但不可缺少。总要来一点儿意思一下。
铧鱼(炸干老板鱼):老板鱼是本地一种广泛受欢迎的鳐鱼,近30年来价格扶摇直上,今年俺娘买了两个新鲜的花了接近400块钱。然后还得回来自己晒。尤其她还要坚持传统的裹上大量面糊的做法。本来很好吃的东西变得非常考验牙口。
熏鱼:炸好的鲅鱼段用葱酱呛一下。
猪皮冻:至今不知道出处是啥。本地的主妇们喜欢互相攀比做皮冻的水平。
猪蹄:这个纯粹是皮冻的副产品。老娘的皮冻配方里,猪皮汤要跟蹄子汤兑在一起,因为这样出来的冻更有咬头。
全家福:图个彩头。非常不好做的一道菜。鱼段肉段虾仁过油,加鱿鱼海参海螺扇贝蹄筋爆炒勾芡。特别提一句,凡是不放鱼片肉片不过油的只能叫海杂拌,是俺娘严令禁止的。
煮花生米:姥姥家的习俗。因为花生又名长生果,意味着长寿。
带有皮蛋的拼盘:传统且不知出处。
炖鸡:鸡=吉。多次跟老娘建议咱改成鸡翅或者鸡丁行不行,被驳回。老娘给出的理由是必须是整鸡才能取到吉祥的意义。问端上来的也只有一盘啊?回复以死亡之瞪。这时我那不吃鸡肉的老爹就被无视了。
炖家吉鱼:同上,完全是因为名好听。一般吃一面剩一面的重担就落在它身上。
大黄花:如果有时间就炸过做糖醋鱼,没时间就炖。本地俗语:“没有黄花鱼不成大席”。做糖醋鱼则是因为姥姥喜欢吃糖醋鱼的鱼头。
煮(对)虾:对虾其实是婚宴上的传统菜,寓意成双成对。本地对虾越来越高端,所以什么竹节虾阿根廷红虾也被拿来对付了。为什么要水煮?只有不新鲜的海物才需要特别的烹调!还有,这道菜上,不吃虾的我被忽略了。
酸菜海带排骨:跟东北人的习俗无关,跟老娘炫耀自己的渍酸菜手法有关。
炒肥肠/猪肚:这个是我奶奶家的传统,老娘专门做这个作为对老爹的补偿。
炸地瓜丝拌白菜蜇头:这个……是因为我们爷俩需要凉菜下酒。
拌猪头肉:怀疑跟猪头祭祖的习俗有关,反正必须有头肉。
炸虾片:因为我爱吃。
然后说说逐年变长的部分:
桃子罐头:二十年前的某个腊月二十六,表姐打电话来:“老姨,知道吗,昨天海城有个庙塌了,一股黑烟,周围庄稼全死了(按:这不纯扯么,大冬天哪来的庄稼!)。……俺同事找大仙看了,大年三十必须吃桃子才能逃过去……”
白菜包子:据说是传自山东的“发财包子”。但人家是三十中午吃,但俺娘给挪到年夜饭里的理由是:“咱家原来年夜饭就应该是中午那顿,现在改成晚上了,但包子不能省。”
鸡爪子:据说来自浙江。“人家过年都吃,凤爪凤爪,抓财抓宝。”
炒年糕:江苏还是浙江?反正也是从她客户那儿学回来的。
炒笋:来自广东?意味节节高升。
五彩拉皮:意味生活丰富多彩。严重怀疑她点菜的时候被某个小饭馆忽悠了。
藕:不知道哪里的规矩,不知道什么意味,反正就是一个字:“吃藕吉利”。为了照顾我一般做成藕盒。
炖豆腐:据说吃豆腐可以辟邪……好在可以加到鱼或者酸菜里,不用另外费事。
四喜丸子:淮南一代的规矩?寓意大家都知道。但是问题来了:俺娘俺爹都不喜欢吃蒸菜,我不喜欢吃汤菜,我老婆不喜欢吃肉馅,这道菜全占。而且因为技术原因,丸子还经常弄不熟。
另外,俺娘还喜欢从电视和自己下过的馆子里找那么三四道年度新技术来展示一下。
所以,每个年三十俺娘都很累很累越来越累,我都是很撑很撑越来越撑。
再有歪果仁来中国过年,就照这个整,会不会把他们弄得不敢再来了?
管他饺子还是汤圆,好吃就得了
以前北方过元宵节吃元宵,现在不照样都开始吃起南方的汤圆来了
真没觉得饺子好吃.同时这两年胃不好,年糕也不敢多吃了.
牙好胃口好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元宵难道不就是汤圆吗?难道不是一样滴~
给你科普一下吧.可能你们那边没有元宵.
元宵是沾(滚)出来的.先把馅弄成一个个像方糖那样的小块,沾点水放在铺满糯米粉的平容器(比如簸箕)上,然后滚动这些小块使其表妹附着一层糯米粉.然后再沾水再滚.好处是批量,效率高,坏处就是这样的糯米必须没咬头且馅必须高糖(才能结块).
汤圆是一个一个由糯米饼包出来的.
就像大叔说的,元宵现在一般都不吃了,卖得也少.因为口感跟汤圆差太远.
原来活了这么多年还没吃过元宵啊 我去!!!
好丰盛的年夜饭,我家的年夜饭从来只有饺子和几个下酒凉菜。
晚上就吃饺子了?那半夜干啥??
真是孤陋寡闻了.我还以为吃饺子的都是在12点左右呢.
淮南人?这个社会需要的不是大一统,而是包容。
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误会.难道列出的海鲜还不够多吗?
感觉你家的年夜饭是糕点类的唱主角,正菜没几个。
我这边年夜饭无非就是多做几个大菜,但是现在这生活水平,那所谓的大菜其实隔三岔五的吃着。所以现在转变观念,不搞那么多菜,能当天吃完最好。
没有糕点啊.枣馒头,白菜包子,豆包和饺子都是主食.剩下的全都是菜啊!!只有一个引进的炒年糕是糕点.
不会是把丸子当糕点了吧.丸子的成分是50%的萝卜丝,45%的肉,3%的面粉,1%的淀粉,1%的调料.和一起炸出来的.面粉和淀粉是为了增加黏度达到能团成团就行.
我也喜欢吃萝卜丸子 还有萝卜丝饼
这个传统是由于过去北方冬天只有萝卜白菜.萝卜要制成祭祀用品也只能炸成丸子.
博主家的年夜饭很丰盛啊,我们这边就是鸡鸭鱼肉之类的,比较普通
我们家不也是鸡鸭鱼肉么.只不过家里有老人,俺娘又比较传统,一些老东西还没丢.
俺是地道南方人,饺子面食只能偶尔吃吃,要是连续3天让我每天吃一顿饺子货面我是没办法的。不吃米饭就等于没吃饭啊。
看到文字就想吃了
年年这么吃会腻.
哈哈 看了第二遍才发现原来我被提名了 耶~
偶们这过年有年糕跟八宝饭~ 年糕上榜了,八宝饭木有上榜。
我妈的主要客户在常熟和宁波.没听说有八宝饭.
倒是那里的米酒非常喜欢,但自己搞不出来.
饺子还是挺好吃的哈哈
不喜欢.实际上我几乎不喜欢任何带肉馅的主食.
先别说饺子或其他了
光一个豆浆是甜的还是咸的,之前都掐过架呢
只能说,纯吃货太少.
前后两段同样精彩。“多样性在中国根本就不存在技术支持”这句很调侃。
我是真的不爱写议论文.
歪果仁……我下意识想是不是“腰果儿”?后来结合上下文恍然大悟,哦,外国人!
我常去的论坛经常这么用,我以为大家都能理解呢.
你这不就理解了吗:)
我不逛论坛……
歪果仁正好是他们自己发音的音译。
有点想吃粘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