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最近最大最重要的事情是昨天结束的臭宝的初升高考试。
但是能说的点真不多。可能是没报太大的期待吧。
几次模拟的成绩非常稳定,就是前10名的重点高中完全没可能,小重点[1]统招基本没戏;指标到校的话,因为学校太大(1130名考生),也基本没戏;剩下公立普高和头部私立高中都差不多。
能考上高中就超过全市50%的同龄人了,还要啥自行车啊。
这三天是今年以来气温最高的三天,主要是大晴天,考场门外无遮挡。
幸亏老婆的朋友家的孩子在同一考场,她在距离考场100米的地方租了个民宿。臭宝中午可以去蹭个空调午休,我们两口子也免除了在外面熬油的痛苦。
第三天还看了场总决赛抢七,意外之喜,这天假算也没白请。
现在考试前的虚头八脑的所谓仪式太多了。
臭宝学校先是在最后一个周一进行了一场践行大会,什么宣誓演讲领导讲话签出征旗之类的不在话下,重头戏是放生锦鲤。
就是花钱买锦鲤,然后放生到学校的一个小池塘里。因为学生太多了,所以4个人一组放生一条,每人收费10元。
贵贱都在其次,学校是不是会等初三走了之后捞出来循环利用再赚一笔咱也不在乎。
关键吧,这玩意儿滑不溜秋的,我闺女那组动手的那个女生就把鱼给掉地上了——这tm也太不吉利了吧。更有甚者,某些男生先是手滑把鱼掉地上了,随后往回捡的时候又太过紧张,直接把鱼捏烂了。放生直接变成血祭,也许更好使?但是鱼这种低智商的生物用来献祭真的大丈夫?
最后一个半天,学校中午还给特意安排了饯行宴:
蹄太硬,花太烂,咸的蛋疼,顺利滋一脸,大鹏展糊了,数和高中没人看直接进了垃圾桶。
最终只有立刻成功这种工业化量产产品靠谱。
这顿饭可不白给啊,因为是在学校的最后一天,班主任提前一个礼拜就统计好了谁会出席,把钱先收完了的。
我觉得此处更应景的话应该配上滚蛋饺子[2]。
最后的时刻,学校也是不要个脸了。
现在的志愿填报都是在系统上填,学校无从知晓。于是学校要求在填报的第三天(6月10日)收集纸质表进行审核。理由是“怕孩子填错了”。
没听说有谁填错被学校纠正过来,倒是第二天,班主任把班上包括臭宝在内填了私立高中D的4个孩子单独叫出去谈话:“你们都打算上私立了,怎么填了D而没填B呢,B管得更严,对你们更好呀!”
明明这四个孩子都是跟她关系不怎么样的,第四天她又给叫出去,问改没改,并再次强调了“B比D更好。”
我信了你的更好!
考场外很多向日葵,有真的有假的。“一举夺魁”太扯了,魁是脑袋,全市22800考生只能有一个魁。剩下的那不就是预祝“黄了”么。而且这花要不是当天买的,那就是昨日黄花(对我知道这不是个成语,但不妨碍它不吉利)。
穿旗袍的女士也是常规操作。但我还看到有穿褂裙的。这咋想的啊,旗袍占了个旗字,请问您这褂裙占了个啥字?
继续修改了一些能记起的用户名、邮箱和绑定电话。
还真发现了一点有意思的东西:
某宝的用户名都可以修改,但只能在手机APP上改,网页是废掉的。
PC端steam设置代理的图标只有全屏的时候才会出现。
IQOO(VIVO)的oriainOS 5系统,4G/5G开关被藏起来了,得输入一个*#开头的神秘代码才能显示出来——就凭这你跟我说5G是好东西,我咋就不信呢?
某雷和虎扑的账号,注销了。
没有说话的水平,也没有说话的必要。实在忍不住了,也可以找个AI去怼。
某点注销后重新注册了个新号。赫然发现,我20多年来竟然没在某点充过一分钱。
我白嫖我骄傲。
匆忙写点,因为明天要陪孩子去毕业旅行了。可以猜一下目的地是哪里,猜对没奖。
我真是哪儿都不想去。
一个中考这学校就搞这么多额外收费项目,高考咋办?请佛道来做一场法师?
高考基本没有额外收费,我女儿就高三的适合举行一个成人礼,不收费。
分地区分年代分学校。
其实还有个200块钱的毕业册我还没说,因为小学的时候已经收过一次了。
两个右脚标批注是插件还是啥,蛮好用呀。现在大连都这么卷了吗?我还想着等恢复些让孩子回大连上学呢。
自己写的小插件,利用了短代码功能。大连的人口下降不明显,然后头部学校跟后面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主要还是那个50%的硬指标。
想起我们初三考试前夕,班主任一个劲的给我们介绍职业技校,说是什么将来很好找工作,工资又高,校长和他关系很好会照顾我们。有不少同学去了那个技校。
我那个年代倒没有这种事,那时的职高和技校也是公办的。
褂裙,可能是想褂别人吧
可能是想挂一群。
中考是所有考试里最残酷的,直接淘汰50%,所以就像你说的,能上上就已经赢了。为什么选了私立,每年学费得大几万吧?
我闺女不太自觉,私立管的严,放学晚,看来是不错的选择。而且通常来说私立补课费用会比较少,综合起来跟公立差不了太多。
不敢想象2025年了还有这种仪式
挺正常的。最后的晚餐了,家长最后了,也不会跟学校较真。
只能说私立高中和职业高中给的太多了,一般每个学生给到班主任多达3k-5K
是的。这完全看班主任有多贪财。可能我们学校水平比较高吧,班主任没有给推荐职高。
天下父母心。
我倒是不咋愁。可能自己就是一个混日子的。
没办法的事,生孩子就是生人质。
百分之50%的目标还是太小,应该20%,就是要喝高等人的血,吃高等人的肉,把高等人踹下去自己当高等人。
以前统考是门槛,现在统考是生意。我这至少我读过的那个「省重点」高中还行,其他高中5月末就敲锣打鼓疯拍短视频,可为生意超级兴隆。当然平均生源都是头部50%后面的20%,高考是重在参与水平,毕业就选个大专的。初中则只剩下两个,我甚至怀疑参加考试的都能进高中,后面那50%可能去年就已经在本地中专花钱报名了。
初中报志愿这玩意是真恶心,我当年那阵,只允许报特定的本地高中,不允许写外地,而且不允许多报。即只能填 省重点公费+省重点自费,本区普高公费+本区普高自费,不允许 省重点公费+本地普高公费 这种组合,更不允许填外地(其实可以同时填两个公费+两个自费)。说明白了就是要钱,大部分认识无所谓,但是假如出现高中去外区或外市生活的,那就只能走黑渠道。好在我本来是省重点公费去不了就上吊的,我无所谓。
各个改用户名啥的玩意我都不信,我某宝某东一大堆都改过很多次了,现在页面上还是偶然会出现原初用户名。
PC端steam客户端上次大更新被改崩了,应该是原来的核心进程外面套了个Chromium,所以原声代理设置稀里糊涂。全屏模式其实已经不算PC客户端了,更像是SteamOS的UI。
通信这玩意,阶级越高,信号覆盖范围越烂,信号塔和信号收发器就越多,所以理论上没信号的盲点就越多,那在多模可用的情况下,5G信号比4G信号烂的情况就特明显。原始理论上我觉得运营商应该保留一个可接受的最低阶的信号模式搞覆盖,然后热点搞高阶模式覆盖流量。结果是2G是不可接受的(山上一座塔,全区有信号),3G没有版权(黑龙江边一座塔,俄罗斯有信号),4G已经过于高阶了(走两步就一座塔),但是却只有5G没有版权问题(就差在家里装信号塔了)……狗屎的资本主义。
初中就有毕业旅行,有点日系风格了。我是上大学前都没正经出过本区。
越来越觉得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所以对于报考不太关心了,考上又能怎样。
用户名好像对于很多应用来说是个非必要字段了,主键应该是变成了手机号,所以改不改根本没人重视了。
信号就是生意。但是不给提供切换选项这种事还是挺恶心的。
其实全家都不是很热衷出去旅游。但要是这次不走,可能以后三年都没机会了,所以就是凑合吧。
自己家里要是有出路的话,高中大学更适合作为一个增加社会认知的平台,而不是一个拼肝的擂台。当然对于我这种完全没出路的人来讲,这世界到底是舞台还是草台区别不大。
「不给提供切换选项」妥妥的意味着厂家这孙子在 硬件/者软件/运营商支持 这一块没底。
趁年轻,多走走是好事。可别像我家里人,脑子已经写死了,去广东深圳香港这种美食遍地的地方只会吃 榨菜炒肉丝 ,去沈阳北京只记得住1980年风格的泥墙吐房,旅游清单里只有服装批发市场,有机会也不中用了。
现在仪式真多,其实没什么鸟用,都是自我安慰。心理上或许好受一些。
学校为了表示重视。不然它还能干点啥?
想起来自己中考前那阵,班主任拉着我们一群人的手讲什么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活生生从市重点忽悠到本校的高中分部,最关键是事后我还美滋滋的觉得“遇到贵人嘞!”。
教师是人类心灵的第一个大骗子。
盲猜北京
其次长沙
再次美国?
都不是。北京去过了,国外的话我老婆护照被收了,申请太麻烦。
中学就这么收费吗,完全是巧立名目啊
之前没有,这次是最后一把了,再不弄没机会了。
现在都喜欢搞这种仪式感,就是意义不太大
中学也在互相卷,你搞了我就不能不搞,管它有没有用呢。
毕业旅行还是挺有意义的。不过大概不会来南方吧?毕竟南方太远了,而且热。
[纯表情回复]
是不是在憋一篇大游记。
广州?
游记是有点难产。倒不是憋大的,而是一回来就加班,没心情写东西了。
不是广州。我以为我在上面的回复已经明牌了呢,看来还是太隐晦了。
[纯表情回复] 是什么意思?
就是我本来想直接回个表情,但是我这里又没有表情,所以只好打几个字,意会一下。
不是……我以为你写的纯表请回复是在暗示旅游地点,毕竟你说“在上面的回复已经明牌了呢”。
确实是在暗示旅游地点啊。小陈说:“你不会【来】南方吧。”他说中了。
我以为才初二。。。居然中考了….
哎,现在时间过得太快了。
我家今年小升初,成绩把他老母亲气得…
我们这边小升初不用考试啊。
现在学校的花样真是多…
不论是不是有用,起码要看起来在做事。
这个“锦鱼”模式,其实已经算违规了,但是现在谁管?摆烂想方设法创收:营养奶、课后托管、教育基地、校服渠道垄断……好吧,说起孩子的教育环境就一堆火
突然发现文章标题的字体看着很舒服,啥字体,大不大。
叫“明达明达无锋体”。我用的是网络字体服务,只用在标题上速度还好,只取决于字体服务的速度。